获奖成果简介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发布时间:2019-05-21 | 信息来源: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21 艺术与数字重构:城市文化视野的公共艺术及数字化发展(著作) 王峰(江南大学)

该成果将“交互性”和“数字技术”两个重要理念系统性地引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这一领域,主要指引入虚拟表现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借助计算机控制实现一定互动功能的城市公共艺术。从数字技术推动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积极作用入手,以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阐述数字化影响下的城市公共艺术的特点与创作方法,将数字技术与城市公共艺术相结合,以交互性作为其重要特性进行研究。

该成果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数字交互相关理论的研究,是对于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公共艺术与数字交互、数字技术、数字表达等有效结合并应用于创作实践的思考与研究。对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不仅立足于艺术角度和设计角度,同时从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手段、心理认知模式、公共艺术对人类行为方式的改变和影响的思考等不同视角进行全面把握。并以数字技术手段为依托,对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式创作方法进行阐述与展望,追寻数字技术与公共艺术相结合的可能性;第二部分是笔者近十年来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变化,新观念、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涌现,包括空间的新形式都对公共艺术创作产生了影响,结合实践对当下公共艺术的创作进行研究。

该成果基本观点为:数字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的交互性带来创作权的转移和技能价值的转变,其交互性不只是一种可能,甚至是一个必须的行为。这种作品并非线性叙事,而是强调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双向性与反馈性。与传统公共艺术相异,作品的内容已不再是由艺术家所完全控制,创作权掌握在观众手里,在互动的过程中,艺术家将创作权心甘情愿地交了出来,审美客体也可自由的发挥与分享。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22 隐喻与视觉:艺术史跨语境研究下的中国书画(著作) 王菡薇(南京师范大学)

该成果是近年来海外中国书画史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代表了两种中国视觉艺术研究的实践,均是试图理解隐含于中国书画中的政治和社会问题。隐喻与视觉,既有关联,又存在差异,显示出海外对中国书画研究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本书关注20世纪中后期以来海外中国书画史研究的发展脉络,揭示海外中国书画研究的发展变化,并借此给当下中国书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与帮助。

该成果共分八章:绪论;第一章,欧美中国书画史研究的三个阶段;第二章,中国书画史跨语境下的隐喻性与视觉性研究;第三章,包华石与汉代图像的隐喻性研究;第四章,柯律格明代绘画视觉性研究的特质;第五章,两种当代欧洲中国书法史研究的考察;第六章,跨语境中国书画史研究中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结语。

该成果基本观点为:在跨语境中国书画史研究中存在的诸多方面和问题,海外学者由于存在语言与文化差异,他们对中国书画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有意识的挑选,使得研究成果难免有一定的偏颇。隐喻和视觉,这两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呈现出既有关联又存差异的生动面貌,同时也显示出海外中国书画史家在洞悉海外中国书画研究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之后的选择。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23 中国歌剧音乐剧通史(全5册)(著作) 居其宏(南京艺术学院)总编纂;戈晓毅(南京财经大学)、满新颖(厦门大学)、智艳(南京艺术学院)、张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钱庆利(南京艺术学院)

该成果从剧本和音乐创作、理论思潮、表导演艺术、传播媒介等方面梳理中国歌剧音乐剧发展脉络,对代表剧目、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经验教训进行本体分析,给予恰当的历史定位,为中国歌剧音乐剧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宏观语境下的传承、发展提供历史借镜。

该成果共分为五册:除3册唱段精粹、3套场面精粹光碟外,有学术专著5部,约235万字。第一册《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历史与现状研究》,居其宏著;第二册《中国歌剧文学特性历史审视与美学视野》,戈晓毅著;第三册《中国歌剧音乐剧理论思潮发展与嬗变研究》,满新颖著;第四册《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研究》,智艳、张强、钱庆利著;第五册《中国歌剧音乐剧生存现状与战略对策(咨询报告书)》,居其宏著。

该成果基本观点为:其一,中国歌剧音乐剧是在20世纪两次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我国艺术家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歌剧音乐剧有益经验有机融合一处,用以表现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物、在歌剧音乐剧舞台上彰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创造性成果;其二,秉持多元歌剧观,将多种体裁样式的歌舞剧、正歌剧、歌曲剧、民族歌剧、音乐剧、新潮歌剧等,均视为中国歌剧多元家族中平等的一员,而非按照西方歌剧的体裁和形式标准进行歌剧艺术的体裁分类;其三,对近百年来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总结出10条基本经验。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24 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著作) 周棉(江苏师范大学)

该成果不仅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是一种新的总结,对当今也有一定借鉴和启示(李新)。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转型重要时期,留学生在此过程中起到了特殊作用。从留学生视角论述民国社会发展,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
该成果主要由导论、上编和下编构成。上编以民国政治和社会变迁进程为线索,按照民国阶段性进程,建构纵向框架分6章,探讨其在民国各阶段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下编以专题领域为线索分4章,考察其在民国不同领域的引领推动作用,并与上编形成结构和内容的互补;最后一章综论 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现代化,总结和补充全书,强调主题。

该成果基本观点为:本书以留学生与民国现代化为中心,论述留学生群体对民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也指出了其局限。首先,留学生与民国现代化是民国社会发展中心问题。本书从留学生视角,探讨其对民国政、经、军、外、文教和科学等方面的推动、引领作用和积极影响,力图从新的视角诠释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其次,留学生与民国社会发展还是一种互动关系,本书通过对民国社会环境及主要阶层的分析,考察其在民国重大关头的不同选择,探索民国环境对留学生社团、所在领域和代表人物影响等,分析其演变及社会作用;指出留学生群体的优势与其他群体相比较而存在,其事功是民国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再者,留学生群体大多数具有振兴中华愿望,且对社会发展有贡献,但因其庞大复杂,并非所有留学生个体都承担了社会责任,涉及到具体人、事时还需具体分析。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25 国民党中央对民众运动的压制与消解(19271929)(论文) 齐春风(南京师范大学)

该成果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出版的新史料及档案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解读,系统地论述了国民党执政后国民党中央压制和消解民众运动的历史过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看法,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一重大的学术问题。

该成果分为暂停民众运动、恢复与取缔民众运动的较量、民众运动内容的抽换和余论等四个部分。余论详细探讨了国民党中央对民众运动政策变化的原因。
研究方法:本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

该成果基本观点为:国民党执政以后,实质上背离孙中山晚年确定的三大政策,但与抛弃联俄、联共政策不同,国民党中央口头上不但从未反对过民众运动,相反,还口口声声宣称拥护民众运动的政策不变。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在党内汪派与元老派有关继续与取缔民众运动的争议中已倒向后者,于是对民众运动采取两面手法,表面上拥护,以搪塞舆论;实际上通过严密掌控民众团体、转换民众运动的内容来对之进行压制和消解。它这样做,一方面与其反共造成的意识形态缺陷有关,另一方面与其阶级属性密不可分。国民党中央名存实亡的民众运动政策使其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削弱。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26 钓鱼岛问题文献集(共十本)(著作) 张生(南京大学)主编;董为民(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殷昭鲁(鲁东大学)、徐一鸣(南京大学)、杨骏(南京大学)、奚庆庆(安徽师范大学)、王卫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陈海懿(南京大学)、刘奕(南京大学)、屈胜飞(浙江工业大学)编

该成果从深广的国际背景中研究钓鱼岛问题,突破过去的单一论述路径,彰显多学科相结合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钓鱼岛问题关系中国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该成果以中日英三种文字的一手史料呈现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为研究该问题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大量文献揭示钓鱼岛问题的复杂国际背景,和美国操纵相关问题以离间中日关系的用心,坚决捍卫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秩序。

该成果篇章结构为:中文部分:《明清文献》《清季琉球交涉档案》《“中研院”藏档》《“国史馆”藏档》《报刊资料》《保钓运动资料》;西文部分:《美国外交关系文件》《美国安全档案》《英国外交档案与日藏美国文件》;日文部分:《日本档案与文献》。

该成果基本观点为: 1.甲午战争前的大量文献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最早发现和命名钓鱼岛,并利用钓鱼岛作为航海标识和海防镇山。2.提出“东亚地中海”概念,从制海权的转换,透视钓鱼岛问题产生的历史因素,丰富相关研究的范式。3.战后在朝鲜战争和冷战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美国琉球政策是钓鱼岛问题显性化的关键所在。4.海峡两岸分裂与对立导致了美日得以居间利用钓鱼岛问题。5.海内外中华儿女为捍卫钓鱼岛主权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27 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论文) 刘艳红(东南大学)

网络空间极大拓展了人们的言论空间,网络空间天然具备去中心化、容易进入、范围广泛、身份隐匿等特性,这使言论更加自由,也使言论犯罪更加容易,言论自由与言论犯罪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网络时代进一步升级,不当处罚网络言论的案件时有发生。合理划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与网络时代言论犯罪的界限,是宪法的基本要求和刑事司法的重要问题。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研究因此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该成果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合法边界是时代难题;第二和第三部分在实体法层面研究言论犯罪的构造;第四和第五部分在程序法层面探究言论犯罪的诉讼;第六部分是结论。

该成果基本观点为:1.以公民所享有的宪法上的言论自由为核心,结合有关言论犯罪规定以及其具有一般性的构成要件与诉讼条件出发,对规制言论的刑法规范展开基于宪法视角的解释;2.围绕言论自由犯罪构成条件,围绕事实与观点二分法、公事与私事二分法、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探讨言论自由与相关法益保护的三大平衡技术;3.对言论犯罪的网络提供者,基于网络媒介的科技特点和社会属性,主张作为信息传播者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只具备中立义务而不宜以犯罪处理;4.在言论犯罪的诉讼构造中,须根据实际或推定的被害人意愿来启动诉讼程序,当言论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且被害人无法表达其是否告诉意愿时,可直接适用公诉程序;“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等入罪基准须是现实的物理的秩序混乱,行为人主观上为故意且无任何正当目的;5.对轻微言论犯罪,不应轻易适用有期徒刑的刑罚;信息网络工具有很大的生活用途,一般不应没收。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28 人的尊严的法律属性辨析(论文) 胡玉鸿(苏州大学) 

该成果通过价值分析方法,论证了人的尊严在现代法律上所凸显的人文价值及伦理意义;采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外制度与法律学说在人的尊严问题上的制度沿革与理论源流;借助文本实证的方法,比较了此前有关人的尊严的研究中在法律属性定位上的异同。

该成果基本观点为:人的尊严是由于人作为人类共同体成员所拥有的高贵与尊荣。法律上规定人的尊严不是对人的外在品性的褒奖,而是对人的平等身份的确认;人的尊严并非是由实在法所设定,而是超越于实在法之上,属于不依据实在法而存在的先在规范,是整合法律体系的基础规范,也是一种不可随意修正的永久规范,代表着现代法律的伦理总纲;人的尊严不是权利和基本权利,而是表征着人在社会中立足和在法律中存在的与他人平等的法律地位。

        该成果分四个部分:“人的尊严与平等身份”着重论证人的尊严是源于对人们内在价值的肯认而对人们平等身份的赋予,在法律上即表现为承认每个人都拥有和他人同等的人格;“人的尊严与实在法”部分,强调了相对于实在法而言,人的尊严规范所具有的先在性、基础性、永久性规范的地位;“人的尊严与法律权利、法律地位”则强调人的尊严不是权利的规定,而是地位的表征。“结语”部分分析了我国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有关人的尊严的表述,强调人的尊严与生存和民生相关,通过提供有物质帮助和完善公共服务,可以为尊严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29 风险控制的部门法思路及其超越(论文) 宋亚辉(南京大学)

该成果以跨部门法的视角,对大陆法系的风险控制原理与风险立法结构的研究,对于消解中国风险立法所存在的“各自为政”之弊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于反思并改进大陆法系的部门法理论范式具有参考意义。

该成果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私人风险到公共风险的挑战”,论证了现代社会公共风险的特性与风险控制难题。第二部分“风险控制的部门法思路与立法”,梳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风险立法的三足鼎立格局。第三部分“部门法壁垒与各自为政之弊”,揭示了中国风险立法的结构性弊端。第四部分“超越部门法壁垒的体系化构造”,运用风险行为的“需求定理”将三大部门法上的风险控制工具体系化整合为“三位一体”的结构。第五部分“中国风险立法的结构转型”,从立法技术层面提供了风险立法结构转型的具体方案和技术路线。

       该成果基本观点有:由于受到大陆法系部门法分立格局的影响,中国当前的风险立法呈现出民法、刑法和行政法“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三大部门法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机制,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无助于管控公共风险。本文运用法律经济学的体系化解释技术,致力于打破部门法壁垒,将散乱分布于各部门法上的风险控制工具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进而将各部门法上的风险控制工具体系化整合为“三位一体”的结构。构建这一法律结构首先要打造开放的部门法体系,其次要在部门法体系之外,借助行业单行立法搭建部门法之间的合作桥梁,风险立法由此呈现出部门法“分”与“合”的双重变奏。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0 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论文) 成伯清(南京大学)


该成果认为我们应突破现行情感社会学理论,特别是美国取向的,专注于解释互动情境中的情感现象,对一般社会结构背景鲜有关注,不能将个体的情感故事与时代的宏大叙事联系起来,追论从时代的特征来对情感问题作出准确诊断。

因此,该成果认为我们需要一种能将看似个体层面的情感体验与一般性社会趋势贯通起来分析的视角,也就是从情感得以形成和表达的一般社会条件出发,去洞悉情感问题生成的社会机制,克服现有情感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碎片化倾向,并对时代精神作出别开生面的分析。而“情感体制”(emotional regime)的视角,正堪当此任。所谓情感体制,涉及一套得到肯定和赞许的情感,并依照一定的规则、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养成和强化这套情感。情感体制不仅贯彻在日常实践之中,也渗透在话语体系之中。述情话语(emotive)既可以描述(像述事话语)也可以改变(像述行话话)世界,因为情感表达对于所激活的思想情感材料具有一种探索和自我改造的效应。

该成果共分“引言”“情感体制的视角”“当代社会结构与意识背景”“三种青感体制”“诸种体制之间的关系”“结语”等六个部分,聚焦于当代社会的生产、消费和交往三个领域,建构出三种情感体制的理想类型:在生产领域居于支配地位的是整饰体制,主导性的现范情感是友好亲切;在消费领域居于支配地位的是体验体制,主导性的规范情感是快乐愉悦;在交往领域居于支配地位的是表演体制,主导性的规范情感是爱。文中对三种体制的原则、运行机制、特性以及三种体制之间的紧张对峙和交叉重叠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1 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与社会融合(论文) 陈云松(南京大学)、张翼(中国社会科学院)

传统粗放式的城镇化,非但难以让改革红利在进城农民与城里人之间公平分享,甚至可能让两者之间差距进一步扩大,阻滞社会融合的顺利进行。该成果研究中提出城镇化过程存在“不平等效应”,对于帮助理解传统城镇化何以加重了社会阻隔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该成果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研究问题和研究的缘起;第二部分为文献分析与研究假设,指出相关研究的缺乏,以及本文将以此为突破口所提出的核心假设和四个具体融合维度上的子假设;第三部分说明分析策略、使用的数据、操作性变量与解释模型;第四部分分析人口城镇化率与经济融合、行为融合、心理融合和身份融合四个维度是否具有拉动作用;第五部分是结语与讨论。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在实证数据分析结果的支持下,我们发现了城镇化带来的新的不平等:在收入方面,人口城镇化率的上升对“进城农民”的影响,虽与“城里人”无明显差异,但在社会保障、文化生活、心理接纳及身份认同等方面,城镇化的效应都远远低于“城里人”。这种“进城农民”与“城里人”之间的新的不平等,会促使原来农村与城市的老二元结构转化为城镇内部户籍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新二元分割,从而阻滞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融合。这周粗放式城镇化进行得越激烈越快速,城市社会就越存在被撕裂的危险。为此,我们呼唤“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定位于“人”的融合。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2 流动儿童与媒介:移民融合中的传播与社会化问题(著作) 庄曦(南京师范大学)

该成果将移民二代的社会融合问题与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现实影响综合考量,以期从主体角度对流动儿童的现实需求做出集中表达,进而寻求推进民工二代社会融合的发展路径。以两轮动态调研追踪流动儿童的成长数据,首次通过群体间及群体内的比较研究,从拟合与差异入手,解析媒介对流动儿童的作用及其背后的结构性影响因素。

该成果分为八章:首先,由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危机导出研究分析的路径,将危机与流动儿童特殊的媒介接触特征以及媒介诉求特征对接,创建了从社会融合的视角来探讨流动儿童媒介使用的研究框架。其次,在文化融合的维度下,揭示流动儿童对于媒介新的功能性诉求,分析了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榜样学习与自我效能特征。第三,在结构融合的维度下,考察媒介赋予流动儿童的“传缘”关系对其现实强、弱网络的作用。第四,在心理融合的维度下,探讨大众媒介的认同赋予与流动儿童自身的认知及表述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从中解读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困境及其弥合途径。最后,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对策探讨部分,尝试从政府、社区、媒介、学校、家庭这五个层面的行为干预入手,为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制定、社会干预、媒体介入提供建议。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有:在社会融合视角下来探讨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由此创建了从媒介对个体社会化影响的角度来推进移民二代社会融合的研究路径与体系,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着力于发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媒介接触、认知发展及社会化特征,从拟合与差异中来解读其传播网络特性等问题。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3 焦循全集(全18册)(著作) 刘建臻(扬州大学)

该成果对焦循著述做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对研究焦循思想和清代学术成就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充分运用辨伪学理论,从内容所涉时间、地点、人物、典故、术语、史事和观点等方面,对各地所藏焦循稿抄本做了考辨;另一方面,把古籍点校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在完成《焦循著述新证》和《焦循学术论略》基础上完成《焦循全集》的整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该成果的篇章结构为:卷首《前言》对焦循生平、学术宗旨等做了简要的概述,《凡例》则叙说了整理的原则。全书共收录焦循著述59部,分为甲、乙两编:甲编收52部著作,如经部《易学三书》、史部的《北湖小志》、子部的《里堂学算记》和集部的《雕菰集》等;乙编有五部著作,如《扬州足征录》、《里堂道听录》和《集旧文抄》等。另就后人所辑焦循之文《雕菰楼词话》和《易余曲录》附于书末。每部前有“解题”,对成书过程、版本源流和整理所据之底本及参校本加以说明。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对于焦循之著,此前结集只是选择性收录,如广泛通行的光绪二年(1876)《焦氏遗书》刻本仅收22部;也只对部分著述做了点校,如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等;对大量未刊稿抄本没有进行过全面的辨伪和系统的整理。本成果弥补了这些不足,成为学界第一部“完备、可靠、高质”的焦循著述全集。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4  Measuring Delayed Recognition for Papers Uneven Weighted Summation and Total Citations(测度论文的“延迟认可”:不均等加权求和与引文总量)(论文) 闵超(南京大学)、孙建军(南京大学)、裴雷(南京大学)、丁颖(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该成果聚焦于文献计量中一类异常的“延迟认可”现象,对此现象的测度提出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延迟认可”是指,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在公布很长时间之后才得到人们的理解与认可,反映在文献计量特征上就是:长时间低被引之后引文曲线上的陡然增长。

该成果聚焦于文献计量中一类异常的“延迟认可”现象,对此现象的测度提出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科研评估中的“数量”与“质量”、“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等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又十分棘手的关键性问题。虽然科学评估实践往往由于简便性更青睐“数量”与“短期影响”(例如影响因子),但是“质量”与“长期影响”无疑对科学创新乃至经济发展更具重要意义,相关的研究与探索一直是图情领域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延迟认可”从两个维度即可简便测量:引文加权与被引总次数。在时间轴上,为靠后的引文赋予更大的权重,从而可以突出近期引文的作用,对应的是人们对科学发现的认可被“延迟”的程度;忽略时间上的权重,直接加和所有引文,从而强调科学发现总体的影响大小,对应的是科学发现被“认可”的程度。基于此,我们设计出一个新指标D:如果一篇论文的D值越接近于1且总被引次数越高,它越有可能是被“延迟认可”的论文。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5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全十五册)(著作) 徐林祥(扬州大学)主编;张心科(华东师大)、龚孟伟(扬州大学)、许艳(北京教育学院)、高笑可(北京教育学院)、余虹(四川师大)、赵志伟(华东师大)、张立兵(扬州大学)、欧阳芬(江西师大)、韦冬余(扬州大学)、程稀(上海师大)、冯永玲(盐城师院)、陈黎明(聊城大学)、闫淑惠(赣南师大)、兰保民(上海浦东教师发展研究院)编

该成果梳理百年语文教育发展历史,总结百年语文教育经验教训,填补语文教育学科研究空白;提供当下语文教育历史借鉴,探讨未来语文教育发展路向,推进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该成果成果共15卷,600万字。各分卷主题如下:第1卷:20世纪前期小学国文国语教学研究;第2卷:20世纪前期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第3卷:20世纪前期小学识字写字与说话教学研究;第4卷:20世纪前期中学写作教学研究;第5卷:20世纪20年代中学国语教学研究;第6卷:20世纪20年代中学国文教学研究;第7卷:20世纪3040年代中学国文教学研究;第8卷:20世纪前期师范国文国语教学研究;第9卷:20世纪40年代阅读指导研究;第10卷:20世纪前期阅读心理研究;第11卷:20世纪80年代语文教育研究;第12卷:20世纪后期传统语文教育研究;第13卷:20世纪后期语文能力训练研究;第14卷: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研究;第15卷:20世纪后期语文教学艺术研究。

该成果基本观点有:中国语文教育应当走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语文教育民族化,就是要认定教学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性质。语文教育科学化,就是要遵循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规律。语文教育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未来社会对国民语文素养的需求。语文教育走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就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民族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综合性和实践性鲜明等特点。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6 中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著作) 陈学军(南京师范大学)

该成果在主流教育史研究的“制度史”与“思想史”框架外,梳理学校组织管理的实践史,弥补了我国近代学校实践史梳理与研究的不足。针对既有分析偏于“个体学校”与“要素考察”的问题,聚焦“整体变化”与“影响机制”,修正完善了学校组织结构成因的分析思路。针对“重瞻前、轻顾后”的改革现实,强调过去并非一去不复返,而是嵌入在当下,凸显了学校变革中保有深厚历史意识的重要。

该成果篇章结构为:第一部分为导论,讨论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章讨论近代中学的产生,阐述了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影响。第二章讨论中学行政结构的演变,凸显了文化-认知与规制性制度要素的力量。第三章讨论性别结构的演变,体现了规范性制度要素的影响。第四章讨论科部结构的演变,体现了规范性制度要素的作用。第五章提出了“追求合理性”与“获得合法性”两种解释“近代学校何以如此”的思路。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过于、现实、未来交织共存的学校现实观。通过对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历史过程的呈现与分析,质疑了纪年时间思维下“现实即相对于过去与未来之当下”的现实观。本成果强调,现实是历史一步步推演而来的,过去的实践并不像纪年时间那样一去不返,而是嵌入在当下。历史是现实的一部分,现实也包含着未来,历史和未来都以“现在进行时”的形态存在着。相应地,任何形式的学校变革,都应是过去复活、当下反思与未来想象的综合。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7 新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论文) 程天君(南京师范大学)

该成果在理论上回应和回答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以及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时代课题,在实践上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行动启示与参考。

该成果除引言之外,分为四大部分:一、“教育公平”叙事:核心评估域的变迁及其经验(1.以政治权利作为核心评估域:阶级—权利平等;2. 以经济发展作为核心评估域:效率优先抑或能力至上;3. 以“人的需要”为核心评估域的教育公平观)。二、“效率优先”:政策导向及其实践惯性(1. 资源配置中的“效益优先”路径依赖;2. “效率优先”政策的实践惯性;)。三、视角转换:“新教育公平”理论初探(1. 地位:从“兼顾”问题到“第一位”问题;2. 核心:从强调经济效率优先到重视社会基本制度公正;3. 实质:从“社会—外延”到“个体—内涵”)。四、促进新教育公平的实践之道(1. 注重发展:广受益促公平;2. 通过改革:变思路促公平;3. 增加创新:多渠道促公平)。

该成果基本观点为:教育公平观的变化,实质是“什么要平等”这一评估域的转换。新中国60余年来,教育公平的评估域从强调政治、经济等“社会”的片面需求逐渐倾向于侧重“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话语虽已让位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但“效率优先”的路径依赖与实践惯性依然强劲。“新教育公平”观旨在实现以“人”为核心评估域的视角转换,主张从注重效率优先到强调公平正义,从注重教育公平的外延到关注教育公平的内涵。依靠发展、通过改革和增加创新,是实现新教育公平的可行路径。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8 中国残疾人文化权利保障研究——融合教育的视角(著作) 侯晶晶(南京师范大学)

该成果的选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体现了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该研究可望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对残、健儿童全覆盖,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教育反贫困功能,推动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该成果的篇章结构为:对残疾人文化权利保障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主要进行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思辨研究,各部分紧密关联、层层递进。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1.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析的11类文化权利中,受教育权是残疾人的基本文化权利,对残疾人的生存权及生活质量具有重大影响。保障其受教育权的重要前提是减少和预防失学。2.本书在国内外首次揭示了残疾儿童三类失学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指出:我国残疾儿童失学比例为34.74%,从未上学是其失学主要类型。残疾儿童高比例的完全失学会严重拉低残疾人群体素质乃至全国人口素质,降低所涉个体及家庭的幸福感。3.陌生人是指物理空间接近而社会属性殊异的人。残健兼收的学校如果缺乏融合教育的价值追求,残疾学生很容易在其中成为“游走在边缘的陌生人”。良好的陌生人伦理教育能够拓展青少年的社会学想象力,是为良序陌生人社会奠定道德基础的必要前提,有助于为名实相符的融合教育以及残疾人文化权利的充分保障提供坚实基础。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39 论“核心素养”的证成方式(论文) 高伟(江苏师范大学)

该成果对核心素养建构的合法性以及核心结构的合理性论证,召唤着对核心素养更为深入的理解。本文从存在论、社会生活品质、社会正义三个方面论证了核心素养的合法性和合法基础,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该成果共分三部分:一、追求卓越:存在论的证成方式;二、生活能力:生活品质的证成方式;三、社会正义:政治哲学的证成方式。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核心素养”是21世纪初世界教育改革的关键词。世界各主要国家相继出台了核心素养行动方案。核心素养框架均具有综合性、共通性的特点,同时亦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在应对未来社会发展挑战这一共同命运之外,核心素养在证成方式上主要有存在论、社会生活品质、社会正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核心素养的合理性论证。它们只是在证成方式上有所区别,并不构成对核心素养界定的本质差异。改变“看”核心素养的方式,将会提醒我们不仅仅纠缠于核心素养的概念辨析,而是关注核心素养的实质性内容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深刻变革。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0 中国高校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实现机制·政策设计(著作) 易高峰(盐城师范学院)

该成果策应国家创新创业战略,研究破解学术创业的困境之策,发挥学术创业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升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并且揭开学术创业实现机制的“黑箱”,构建学术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提升学术创业成功率,理论价值突出。

该成果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学术创业研究的热点、知识基础与趋势;第二章、高校科研人员学术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界面联结”学术创业实现机制;第五章、基于创新创业链视角的“共生耦合”学术创业实现机制;第六章、基于生态视角的学术创业过程实现机制;第七章、案例研究(一):以地方普通院校为例;第八章、案例研究(二):以研究型大学为例;第九章、高校学术创业政策研究。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1.学术创业是对“科技成果转化”、“知识资本化”传统内容的拓展,它不局限于企业等新组织创建,还包括学术主体(教授等)和产业之间的合作,及对学术生涯的创业型管理。2.构建“个体、组织、过程和环境”的学术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能有效解释学术创业的过程。构建“产学研合作界面联结”机制,“共生耦合”机制,“激励-合作-能力”的学术创业生态系统过程机制,能有效提升学术创业效率。3.从“个体-组织-环境”的多维角度,制定学术创业政策,可以促进形成“学术创业政策—学术创业能力—学术创业绩效”的政策传导机制。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著作)王家宏(苏州大学)等

“十二五”期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总体上来讲,该成果深入研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可以从具体实践中发现普遍规律,提出符合各地实际的不同模式以及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体育自身发展要求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该成果共分为八个部分:(一)导轮;(二)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理论概述;(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四)公共体育服务的组织保障体系;(五)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六)公共体育服务信息保障体系;(七)公共体育服务财政保障体系;(八)公共体育服务评价体系。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指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体育服务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关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机制与服务政策等的制度安排,最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体制创新,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则是需求体系、供给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综合体。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系统性特征、公共性特征、统筹性特征、服务型特征、保障性特征、科学性特征与创新性特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功能从宏观层面来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创新服务功能、资源整合功能、激励约束功能等。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2 收入优先增长:总量与结构 (著作) 范从来(南京大学)、张中锦(南京财经大学)、巩师恩(南京农业大学)、吴凯(南京审计大学)

该成果首先从总量与结构结合的新视角入手,系统研究收入优先增长;其次,研究了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与收入结构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观点上的创新性;再者,基于分项收入的经济效应探讨收入结构优化,具有理论价值和政策意义;最后,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重视全国和区域的对照,使得结论可信度更高、政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该成果既立足全国层面来研究收入结构优化问题,又重视省际层面以江苏为典型个案来研究收入结构优化问题,更加全面深刻地考察了收入优先增长中的结构优化问题。

该成果共分为14章:第13章提出问题并建立总体研究框架;第45章基于功能性收入视角,采用因素分解方法分析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优化;第69章采用VAR模型、城乡居民总收入不平等系数和总收入基尼系数等,研究分项收入视角的结构优化;第1011章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探讨收入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第1214章为收入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目标。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1.在初次功能性分配稳步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中,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劳动收入份额的波动效应、稳定性和结构因素等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提升劳动份额的经济效应反作用于收入结构而产生对收入结构优化的影响。2.在再次规模性分配有效增加居民收入总量中,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对分项收入结构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提高分项收入的宏观经济效应(消费、通胀、所有制结构以及共同富裕等)反作用于收入结构而产生对分项收入结构优化的影响。3.收入优先增长的政策主张。一是收入结构方面,大幅提高工资仅仅是短期选择,不能放任财产性收入过度膨胀,经营性收入是我国收入优先增长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转移性收入应向农村和低收入群体倾斜。二是产业结构方面,侧重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三是城乡结构方面,应努力提高乡镇企业职工和广大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收入水平。四是消费方面,重点关注非食品消费水平的提高。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3 国际产能合作与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论文) 吴福象(南京大学)、段巍(南京大学)

该成果集中关注了当前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的化解产能过剩危机以及破解“胡焕庸线悖论”两道难以逾越的坎的重大现实问题。一方面,中国长期以加工制造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使得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的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工业体系面临着低端化发展与产能过剩的困境。另一方面,过剩产能未能转化为实际福利惠及欠发达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产能不均衡布局,构成了中国经济地理上难以破解的难题。因此,跨过这“两道坎”,是中国宏观经济战略的关键之所在。针对中国区域和产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难题,论文利用空间经济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分析方法,构建了资本跨区域流动的两国三区域模型,对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下的“一带一路”及国际产能合作战略进行了理论解析,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和政策校准。

该成果研究认为,产能过剩危机和“胡焕庸线悖论”,主要源自于经济地理格局演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比如,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范畴中,尤其是在Krugman的核心-外围模型框架下,区域一体化会带来经济活动集聚化;而在考虑了区域的承载能力约束之后,Helpman研究则发现,区域一体化会使得经济地理格局呈现分散化特征。而将Krugman和Helpman的理论观点进行融合之后可知,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持续推进,经济地理演化会呈现出先集聚,而后分散的“钟状曲线”(Bell-Shaped Curve)路径。其中,Krugman关注的是“钟状曲线”右侧,Helpman关注的则是“钟状曲线”左侧。根据中国当前的内外环境,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和新福利经济学双重视角,重点聚集于区域一体化水平较高、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的“钟状曲线”左侧,从理论层面诠释了“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重塑中国未来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本文研究认为,重塑中国经济地理需要国际产能合作和负面清单管理双管齐下,实现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与资本积累的增长效应在空间上的功能互补。通过再造以“我”为主的国际生产体系,强化中国在“一带一路”价值链中的链主地位。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4 协调性均衡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战略与江苏探索 (著作)成长春(南通大学)、杨凤华(南通大学)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该成果针对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本书立足前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化思维,将地区间协调发展与地区内“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均衡发展有机结合,探索构建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新理论,并运用于指导长江经济带发展实践,对丰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内涵、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为全球大江大河流域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

该成果共分为十二章:第一至三章为总论。建立了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理论架构,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总体构想和江苏融入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基本思路;第四至十二章为分论。从畅通黄金水道、完善交通网络、推动产业创新等九方面,每章分三小节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及江苏相关领域推进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意义、现状与对策。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1. 新时代的中国应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提升为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更好发挥要素在区域空间优化配置中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2. 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就是要在以往侧重从区域生产力平衡布局角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区域均衡发展的要求,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流域经济、人口、生态在空间上更趋均衡;3. 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江苏,应发挥好在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5 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的实践研究 (著作) 陈晓雪(江苏理工学院)、谢忠秋(江苏理工学院)、潘冬(江苏理工学院)

该成果囿于增长方式的粗放和时空资源的双重约束,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化探讨。同时,先进省份成功实践经验的梳理归纳也亟待开展。基于此,本书从三方面开展了研究:一是探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模式和理论,以提供可操作的范式和指导;二是提炼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成功实践,以提供借鉴;三是把脉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所存问题,明晰未来突破口,以提供政策建议。

该成果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命题,以问题逻辑为起点说明“为什么”;以理论、机制和模式为纽带说明“是什么”;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城市、民营经济生态化的江苏成功实践为典型突出江苏“做了什么”;以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创新生态化以及苏浙粤的创新竞争比较为重点强调从现在起,江苏还“应做什么”。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1.江苏实践的成功缘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创新型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生态化崛起、技术创新聚变和区域创新竞争的成功。2.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江苏样本”呈现出三大层级(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环节(规划建设、体系建设、环境建设)和四大维度(区域、城市、平台、企业)构成的完整的334体系。3.生态化发展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应努力在这一方向上取得突破。4.衡量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绩效的显著标志是投入要素结构生产率。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6 基于物价调控的我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 (著作) 卞志村(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以后,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与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叠加,中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与演化特征日趋复杂,这对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前瞻性地管理好通货膨胀、防止价格非理性上涨增加改革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现阶段,要有效调控物价水平,需要不断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特别是要处理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决策机制、约束机制、效果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针对物价调控这一重大问题,积极探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分工协调的体制机制,认真研究两大政策体系的搭配模式,找到稳定物价的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和搭配机制,最终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该成果在全面梳理各种物价水平决定理论的基础上,以物价调控为研究视角,构建了包括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内的一系列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中国物价水平的货币、财政决定、中国物价水平的测度与修正、开放经济下的物价波动、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其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识别与最优选择等一系列有关物价调控的重大理论问题。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进行物价调控,必须建立被动型财政政策与主动型货币政策体制。同时,本成果通过识别各时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类型,定量分析和评价其政策效果,总结了以往物价调控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及其运行效果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我国财政刺激计划与货币适度扩张以及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配合在各种政策体制下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为当前及未来物价调控的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和调整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7 多产品企业、汇率变动与出口价格传递 (论文) 韩剑(南京大学)、郑秋玲(南京大学)、邵军(东南大学)

在全球经济不断开放和融合的趋势下,作为国际经济间最为重要的联结纽带,以及一国价格体系中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变量,汇率变动及其影响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变动,导致进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变化,进而影响到贸易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一国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乃至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并对出口企业、进口国消费者的贸易福利产生直接影响。在Berman等(2012)基础上,该成果引入产品质量、外国进口中间产品投入以及出口目的国消费偏好因子,研究产品异质性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影响。

该成果研究表明:出口产品生产效率越高,使用国外中间产品投入越少,产品质量越高,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弹性越大,汇率传递越不完全。随后,本文采用中国19万多家企业对153个国家或地区的海关出口数据,从企业、产品和东道国的三维层面(Firm—Product—DestinationLevel),分别检验产品绝对销售量、相对市场份额和产品质量3个产品异质性指标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并对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出口至低收入与高收入国家的子样本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出口企业受汇率波动风险最小的产品,是市场份额占有率较高,并具有较高质量的优势产品,而非出口销售额大,但在国际分工中走低端生产路线的低质量产品。结论对于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下中国出口厂商因市定价策略的贸易利益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8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06-2015 (著作) 凌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白先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

目前,我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内容涵盖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维权、组织建设、服务设施建设等,该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但少有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深度地挖掘。

该成果共分五篇十二章:第一篇综合篇,包括第一章残疾人口发展概述,是报告的理论和数据基础,在界定残疾、残疾人口、残疾人事业概念基础上,以相关数据为依据,对2006-2015 年全国和各省份残疾人口总数以及分等级的残疾人数进行推算,为后续章节提供数据支撑;第二篇生存保障篇,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为康复服务、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第三篇发展提升篇,包括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别为教育、就业和文化体育;第四篇服务支撑篇,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一章,分别为维权、组织建设、服务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第五篇评价篇,包括第十二章残疾人事业发展评价,从生存保障、发展提升和服务支撑三个维度构建残疾人事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我国2006-2015年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并对各省(区、市)2015 年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

该成果从生存保障、发展提升和服务支撑三个维度、设计由28个指标形成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构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计算,一方面,得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的结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6年39.68上升到2015年的65.90。另一方面,根据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残疾人事业整体发展程度还不高,地区间差异较大”的结论。进而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三类:一类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七个地区,其残疾人事业发展程度高;二类地区包括福建、辽宁、山西等十四个地区,该类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程度总体较高;三类地区包括海南、江西、黑龙江等十个地区,残疾人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49 非常规突发水灾害应急合作管理与决策 (著作) 王慧敏(河海大学)、刘高峰(河海大学)、陶飞飞(河海大学)、佟金萍(常州大学)

该成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是科学出版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丛书系列,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得到国家出版基金支持。该成果所构建情景应对的非常规突发水灾害应急合作管理理论与决策方法,有助于提高水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我国的水安全和社会安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于构建我国流域和区域无缝合作的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为我国其他重大自然灾害及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该成果针对当前我国非常规突发水灾害应急处置中存在诸如效率低下、相互推诿、缺乏合作的核心问题,以复杂系统科学为方法论,全面深入地开展了非常规突发水灾害应急合作管理基本理论、决策方法和系统实现的研究,取得一批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减灾效益(见附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强互惠理论、学习适应机制分析了应急主体合作行为规律,构建了非常规突发水灾害应急合作管理体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水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新思路。2.建立了基于情景应对、多主体合作的非常规突发水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决策方法,包括洪水灾害应急合作管理的系统化决策模型、干旱灾害应急水资源合作储备模型和调配决策模型。3.构建了水灾害应急管理的“情景-沟通-合作-共识/认同-行动”综合集成研讨范式,设计研发了非常规突发水灾害应急合作研讨决策支持平台。4.分别以淮河流域洪水灾害、云南省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管理保障措施及对策。




第十五届社科奖一等奖简介(第二部分)

150050 能源价格系统分析(著作)田立新(南京师范大学)等

中国的能源价格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能源价格体系改革,而能源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等的价格形成机制。因此,在新时期的复杂条件下,建立完善的能源定价体系已成为能源发展转型研究中的前沿课题之一,研究能源价格的理论基础,探索新时期中国能源价格的理论创新,旨在为中国能源价格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及实践探索。该成果基于管理科学、经济学及系统科学的视角,深入研究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和碳等价格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模型、方法、理论体系、动态模拟及实证分析等方面有所创新。
该成果共7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石油价格波动行为分析;第3章为天然气价格分析;第4章为煤炭价格与我国宏观经济;第5章为中外电力定价机制研究;第6章为碳价格分析;第7章为能源市场的调控效应。

该成果的基本观点为:1.研究表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和集
收藏